(图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构架FRAME)
引言:全球设计与在地智慧的汇合点
在全球办公设计变革浪潮中,香港成为“人性化”与“可持续”碰撞的试验场。近日,构架FRAME受邀前往香港,在现场见证了MillerKnoll与POSH 携手开启的新征程。百年设计基因与在地智慧结合,当全球化资源对话在地洞察,这场合作如何重塑当代办公叙事? 在活动现场,我们对话 MillerKnoll 亚太区董事总经理Kartik Shethia ,与 POSH 商务总监 Kenneth Cheng,揭示设计赋能未来的答案。
Kartik Shethia
MillerKnoll亚太区董事总经理
Kenneth Cheng
POSH商务总监
一. “设计+策略”:MillerKnoll眼中的香港价值
* FRAME:
这是您第几次来到香港?香港的生活与工作环境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Kartik Shethia:
我在香港生活了七年,这里早已成了我心中的第二个家,我也尽可能经常回来。香港是我负责的区域中非常成熟的市场之一,本地的设计公司对Herman Miller和Knoll都非常了解,尤其是Eames这样的经典作品,一直广受欢迎和认可。现在Knoll也在今晚以全新形象重启展厅,我对它在香港的市场表现非常有信心。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Eames Lounge 躺椅
展厅现场- Aeron OBP海洋回收塑料座椅
二. POSH的“香港解法”
2.
* FRAME:
就亚太市场大环境而言,香港的特殊性在哪里?此次与POSH的合作对MillerKnoll在亚太市场的布局有何战略意义?
Kartik Shethia:
“POSH不只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更是MillerKnoll家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本地成长起来的品牌,它带来极高的市场信任度。虽然香港市场体量上不如印度或中东,但它拥有许多高质量、极具设计感的项目,比如恒基最新落成的地标项目 The Henderson,我们几乎为整栋楼提供了家具配置。这是我们非常骄傲的一个项目。当初在项目启动时,我曾对 Kenneth 说:“我希望这栋楼每一层都有我们的家具。”最终他和团队确实做到了,执行得非常出色。
这一项目只是我们在香港长期深耕的一个缩影,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在这个市场持续投入与发展的信心。
Kenneth Cheng:
香港的客户接受新设计的速度非常快,但同时也讲求实际。“Herman Miller 在 2012 年正式收购 POSH,自此 POSH 成为了品牌体系的一部分。那之后我们搬到了一个更大的展厅,并成为当时行业中规模最大的之一。我们一直坚持每半年或一年更新展陈内容,帮助客户理解不同产品如何适配当下的空间趋势。我们还会组织小型圆桌会、设计师分享会等活动,让产品和场景建立更直观的联系。
The Henderson位处中环美利道核心地段,荟聚多个国际顶尖企业,是香港最优越及创新的办公大楼。 ©2025 恒基兆业地产集团
展厅现场
三.“为人类福祉而设计”
3.
* FRAME:
香港企业如何看待可持续投入与商业回报的关系?POSH 如何通过设计与产品,助力客户实现 ESG 目标,并提升员工的幸福感与工作效率?
Kenneth Cheng:
在香港,越来越多企业将可持续投入视为推动业务长期发展的关键,它不仅关乎环境责任,也体现了企业对员工与社会的承诺。
POSH 始终致力于成为香港最具创新性与可持续性的办公空间解决方案提供者。通过与 MillerKnoll 的深度合作,我们为客户引入了大量采用环保材料与可循环设计理念的产品。
同时,MillerKnoll 以人体工学为核心开发产品,帮助提升用户的舒适度与专注力。“为人类福祉而设计”(Design for the Good of Humankind)始终是我们的核心理念。我们相信,优秀的设计不仅能构建美好的空间,更能激发人的潜能,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经典的 Aeron 椅已全面融入海洋回收塑料 © MillerKnoll
Ever 椅则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的可替换与回收,显著降低了碳足迹与资源浪费© MillerKnoll
提供多样化、可调节的工作场景方案,如提升空间使用自由度的升降桌、为专注办公打造的 Bay Work Pod © MillerKnoll
四.灵活办公时代,设计应对不确定性
4.
* FRAME:
亚太地区办公设计需求有何特殊性?MillerKnoll如何通过旗下品牌产品响应这些趋势?
Kartik Shethia:
和以往相比,亚洲各个市场原本都有相对固定的空间布局模式或使用习惯,但现在这种“典型范式”正在迅速变化,并且仍在持续演进中。影响这一趋势的因素很多,尤其是各地区“重返办公室”的比例差异。
比如香港的返岗率非常高,而澳大利亚和印度的比例就相对较低,东南亚的一些地区也类似。这是第一个显著变化。
第二个变化,则是疫情后“灵活办公”的概念被大大加速推动,传统的固定工位正在被重新定义。现在,每个企业根据总部策略和自身需求,决定空间中有多少是固定的、多少是灵活的,这让办公空间的布局不再千篇一律,反而更加多元。
这种“不确定性”,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积极信号,因为这正好能够让我们充分发挥在办公空间规划与家具配置方面的专业优势。
尤其是在与 Knoll 合并之后,我们的产品组合变得更加完整,几乎没有短板。以往我们在产品线中还存在一些空白,而现在,这些都已经被很好地填补。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真正为不同类型的办公场景提供从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灵活应对当下不断变化的空间需求。
展厅现场-Herman Miller OE1 Agile Wall
展厅现场-Muuto Cover Armchair
展厅现场-correct
五.谁在用MillerKnoll?不止科技与金融
5.
* FRAME:
您如何定义MillerKnoll的核心客户画像?
Kartik Shethia:
“我认为现在已经很难用一个单一客户画像来定义我们的服务对象了。我们在金融、科技、保险、甚至奢侈品领域(如Chanel、Hermès)都有很好的客户关系。以我们现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广度来说,如果去限定一个“典型客户”,反而显得局限。相反,我们的优势正是在于,能够灵活适配不同的客户群体和行业场景。产品组合越丰富,适应力越强,我们可以灵活触达不同客户群体和行业场景。”
Kenneth Cheng:
“我们在分享产品的同时,也会展示我们曾经完成的项目。客户很关心你为谁服务过,呈现了什么成果。通过不断积累案例和市场洞察,我们才能逐步打开更多领域,进入到多样场景中。”
在 2025 米兰国际家具展(Salone del Mobile 2025)上,Knoll 携手当代设计领域的重要声音,发布全新产品系列。此次合作跨越建筑、雕塑、室内设计等多个维度,推出一系列兼具雕塑感与实验性的家具作品,既回应当代生活方式的演变,也大胆预示着未来设计的走向。 © MillerKnoll
六.品牌矩阵如何保持活力?答案是尊重个性
6.
* FRAME:
Herman Miller与Knoll都是传承多年的品牌,您认为品牌保持活力的秘诀是什么?
Kartik Shethia:
“我们之所以合并或收购一个品牌,是因为它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如果在整合过程中抹去品牌的独立性,那其实是对品牌价值的削减。比如Geiger加入我们25年了,它仍然保持着清晰识别度。我们的理念是:每个品牌都有属于自己的亮点,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力量。”
Kenneth Cheng:
“我们在展厅中一直强调‘品牌原貌’的重要性。我们也保留了 Muuto 的日常陈列区域。展厅中那张棕色皮革的 Muuto Outline 沙发,是品牌非常经典、也是销售表现最好的产品之一。就是为了保持它独特的调性。这种品牌差异性,也是MillerKnoll能覆盖多样化办公场景的重要原因。”
展厅中棕色皮革的 Muuto Outline 沙发
Barcelona Chair © MillerKnoll
Saarinen 系列 © MillerKnoll
Womb Chair © MillerKnoll
七.连接、适配与启发
从经典产品到战略合作,从本地洞察到可持续议题,MillerKnoll与POSH不仅在香港建构了一个完整的办公设计生态,也为全球品牌如何“落地”提供了样本。
Pullman Booth © MillerKnoll
面对未来更具弹性、复合性与人本关怀的办公需求,这场合作正展现出“多品牌矩阵+在地智慧”的独特优势,也将持续推动办公空间向更美好、更有温度的方向演进。